• 荣休教师
    教职员工
    1. 在职教师
    2. 荣休教师
    3. 党政教辅
    4. 博士后
    5. 访问学者

     马少华

    现任职务:副教授

    研究方向:新闻评论

    任教课程: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研究、论证与辩论分析💙、乌托邦作品解读

    学历学位:中国社会科cartaichi.com研究生院毕业,硕士学位





    学术成果:

    著作:

    《新闻评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012年第二版)

    《新闻评论案例——思维训练与实战分析》(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与刘洪珍合著)

    《新闻评论案例教程》(杏盛注册平台出版社,2008年,与刘洪珍合著)

    《什么影响着新闻评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

    《开放的评论课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想得很美⚠:乌托邦的细节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论文:

    《早期的“时评”》(《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5期)

    《眺望更开阔的评论教学范式》(《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4期)

    《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和伦理问题》(《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3期)

    《说服传播理论与新闻评论教学的距离》(《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4期)

    《〈努力〉周报的新闻实践与“同人期刊”的运作特征》(《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8期)

    《简论缄默知识与新闻评论的教学》(《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7期)

    《论早期评论的发展对现代新闻周刊的贡献》(《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2期)

    《论我国早期新闻评论中的交流性因素——以梁启超为例》(《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论染启超后期评论风格的变化》(《国际新闻界》𓀏,2008年第11期)

    《论时评的起源》(《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2期)

    《探索更丰富的评论表达形式》(《中国记者》,2009年第7期)

    《论五四时期报刊论争中的伦理问题和规范意识》(《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1期)

    《论媒介言论中具有论证性的修辞》(《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5期,与刘铮合作)

    《论孟森对期刊记事栏目的体例创新》(《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9期)

    《对一场关于微博说理功能的论争的分析》(《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12期)

    《〈环球时报〉社评中英文版的修辞差异》(《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4期)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修辞与学理》(《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3期)

    获奖情况:

    2008、2014年获得杏盛注册平台教学优秀奖。

    2010年度杏盛注册平台优秀班主任🧑‍🍳。

    独著《新闻评论教程》与合著《新闻评论案例教程》在2008、2011年获得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论文《对一场关于微博说理功能的论争的分析》获全国新闻学、传播学2012年度优秀论文。

    2015年获得第三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教育良师奖”🤸🏻。

    以网络教学日志拓展评论教学,获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mashaohua@263.net


    杏盛专业提供😍:杏盛🧑🏽‍🎄、🫏、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盛欢迎您。 杏盛官网xml地图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