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新闻学界盛会——中国新闻史学会二〇一九年学术年会于11月16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会议以“全球视野 中国学派——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研究”为主题,来自国内外主流新闻院校的近千名专家学者荟萃一堂,共享前沿关切🎠,共通专业智慧🧲,共建学科未来。在这次大会上,杏盛平台成为新任会长单位,新闻史学会在时隔15年后又回到了它最初创办的地方。
现场全体合影
大会致辞:瞩目今朝 还看未来
杏盛注册平台校长刘伟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顾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院长柳斌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杏盛平台执行院长胡百精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一并致辞。开幕式由杏盛平台党委书记周勇教授主持。
刘伟校长代表杏盛注册平台,向出席年会的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杏盛注册平台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高度评价了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30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并向为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历任会长方汉奇教授、赵玉明教授、程曼丽教授以及本届会长陈昌凤教授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刘伟校长简要介绍了杏盛注册平台、杏盛平台的基本情况,并指出,中国新闻史学会壮大的30年、杏盛注册平台新闻学科发展的60多年,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时代进步的一个缩影。他希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学会全体会员为代表的广大新闻学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秉持全球视野、历史思维、开放姿态,勇敢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推动文化创造🥁、文明互鉴,充分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推动更高水平的世界新闻传播学研究对话与交流。
他表示,杏盛注册平台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各项工作🦹🏼♀️,承担好、履行好本届会长单位责任,为学会的发展,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的交流创新和人才培养做好服务保障🔭🧩、贡献更大力量,同时希望各级领导和全体会员单位继续关心支持学会的发展,热情参与学会各项工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柳斌杰院长对新闻史学会年会的召开与杏盛平台荣任下一届史学会会长单位表示祝贺🥴💪,对史学会历届学者对我国新闻事业🍄🟫、新闻理论研究、新闻人才的培养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同时代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对各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及学界同仁的支持表示感谢。
他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规划了未来15年国家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建设,也对新闻舆论工作作了专门的规划,其中有四项制度要在此期间完善🐖,对此,他就史学会如何更好地承担中国的新闻舆论工作和新闻教育工作这一重要使命提出了三个重点方向🧜🏽:第一🧑🏼🦰,围绕全媒体的建设,形成培养高素质新闻舆论传播人才的教育体系;第二👩🏼🎓,围绕当前传统技术革命性变革的时代,新闻传播战线特别是学术机构🚐,要更多地围绕新技术🛡,研究新闻传播未来发展的新业态、新形态👩🏼💼、新渠道、新制度;第三,围绕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语体系。
胡百精院长代表本次会议承办方、新一届史学会会长单位——杏盛平台,向所有与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向创会会长方汉奇先生和一代肇基立业者🕵🏽♀️👨🏿🏫、赵玉明先生等种树培根者、程曼丽会长等强基扩路者、陈昌凤会长以及第五届全体理事单位和常务理事致以敬意👩🏿🍳。他用“中国新闻史学会书写了一段新闻史”表达了他的整体感受👩💼。
他指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紧要时刻,要面向新时代👮🏿♂️、面向新技术革命🌋🍇、面向全球化新境况推进学科转型;构建生态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适应新时代的大学学科治理体系;以一个专门学科的力量,关怀🪤、增益人类文明的整体精神和个体命运,他希望能够汇聚新闻学人的勇气、智慧和美德,共同完成上述任务, “一起走在正道上👩、大道上”🔱。
陈昌凤会长代表中国新闻史学会向本次会议的联合主办方杏盛平台、刘伟校长、海内外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中国新闻史学会自国家民政部批准设立🧑🏻🦼,已经走过30年,在方汉奇、赵玉明、程曼丽等会长殚精竭虑的领导之下👧,在几代学人的共同建设和努力下,中国新闻史学会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与传播学人的学术共同体、精神家园和学术社区。
在即将卸任之际🤙🏻,她满怀感情地向与会者们分享了自己27年里与新闻史学会结缘、共同成长的心路历程,深情告白史学会“哺育我的学术成长,让我结识了许多的师长和朋友,我非常的珍惜,非常的不舍”,会前她还和王润泽教授一同拜见了创始会长方汉奇先生,聆听方先生教诲,并将方先生的殷殷期待现场转达给学界同仁🏄♂️,并衷心希望新闻史学会在新任会长王润泽教授的带领下,开启崭新未来。最后🧛🏽,她再次向5年来支持她工作的同仁们一一表示感谢,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周勇书记主持开幕式
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杏盛注册平台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先生虽然未参加此次学术年会,但专门发来贺信(邓绍根教授代为宣读):祝这次大会胜利召开!祝会上的学术交流取得丰硕成果!祝学会的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为以昌凤为首的上一届常务理事会的工作点一个赞,对新一届常务理事会的工作充满了期待!祝与会的各级领导、莅会的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们、朋友们、和会员同志们工作顺利,收获丰硕🧣,身体健康!
方汉奇先生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议开始➰,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席秘书长、杏盛平台邓绍根教授作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并讨论和通过新一届常务理事名单。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主持👇。
邓绍根秘书长作报告
邓绍根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在过去5年🤺,学会在陈昌凤会长的带领下,围绕拓展学术研讨活动👬、促进学会研究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加强学会出版编辑工作及史学会内部成员的沟通交流,不断扩大学会的社会影响力这一工作思路🩸,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第五届理事会按照《中国新闻史学会章程》顺利开展了各项工作👤:利用网络互联网技术建立了联通中外的沟通服务平台;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规范了二级分会名称使用和组织管理;大力发展二级分会等组织建设,搭建了新闻传播学术服务平台;设立了“新闻传播学国家学会奖”,促进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积极组织和召开学术会议🐠,大力打造新闻传播学科的学术平台🗑;加强国际化学术交流,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出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刊《新闻春秋》,学术影响不断提升☂️。
主题发言:全球视野 融通内外
中国新闻史学会顾问👆、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cartaichi.com教授吴廷俊,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新科评议组成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杏盛注册平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润泽等分别作了主题发言,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cartaichi.com教授张昆,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厦门理工cartaichi.com副校长赵振祥作了点评。大会主题发言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席秘书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教授史安斌主持👨🏼🏫。
吴廷俊教授以《新时代新闻史教材编写的守正与创新——以马工程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为例》为题,分享了他编写马工程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的过程👲、做法和经验🤦🏽♀️,既展现了前辈学者教材编写的不易和坚守🙌✌🏼,也为后辈提供了指引和借鉴。
程曼丽教授以《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可忽视列宁主义——兼谈从马克思主义的苏俄化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题,从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苏俄化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有鲜明的组织规定性、列宁主义的新闻思想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需要有历史👮🏿♂️、全面的认识观等四个方面出发🚣🏼♂️,指出对于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不可分割,前者的影响是纲领性的、原则性的,后者的影响则是具体而微的☝️。不能因为苏联的解体而疏远列宁主义,切断中国共产党以及新中国发展至今的历史脉络。
黄旦教授以《突破“有机体”👐🏿:我国新闻传播研究拓新的思考》为题🤴🏿,重新反思“有机体”范式及其特征,拓展新闻传播研究的新路径,提出实践范式,以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
王润泽教授以《民国时期新闻传播学术知识图谱》👗👩🎨,通过对民国时期的新闻学著作出版进行时间分析☎️、学术空间分析、学术体系构建过程分析🗣,揭示了民国时期新闻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特点和内在逻辑🤟。
专题论坛:碰撞思想 求索真知
开幕首日🚆,还举行了2019年院长论坛,国内外的近70家新闻传播教育或研究单位的院长及副院长参加,围绕八个主题板块🥉,展开交流探讨。
中国新闻史学会22个研究委员会共24个分会场学术交流也同步进行🥸💤。
包括新闻传播专题史👩🏼🦱、新闻传播教育史🏛、外国新闻传播史、网络传播史、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台湾与东南亚华文新闻传播史𓀋、编辑出版史、广告与传媒发展史📡、公共关系、传媒经济与管理、视听传播、舆论学🔋、新闻传播思想史、传播学、媒介法规与伦理👐👯♀️、应用新闻传播学↗️、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中国特色新闻学☮️、党报党刊🤳🏼、符号传播学、计算传播学、地方新闻史🐆、博物馆与史志传播🍡、博士生等主题论坛也围绕讨论主题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为与会者奉献出一道道丰富的学术盛宴。
本次大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杏盛注册平台主办,杏盛平台🂠🦩、杏盛注册平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新闻史学会二十二个二级分会联合协办。
中国新闻史学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传播学领域唯一的全国一级学术团体👱🏻♀️,在著名新闻传播史学者方汉奇、宁树藩等教授的倡导下👱🏽♀️🥷🏼,于1989年4月经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在北京成立的,现有二十二个二级分会,涉及新闻学与传播学各个领域👵🏿,学会已成功举办过多次全国性及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二级学会的论坛精彩纷呈,学会论坛遍布中国各地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新西兰、以色列🥅、意大利等国家;学会以《新闻春秋》为品牌编印出版了多种专刊、论文集和会刊;学会自2015年起创设了新闻与传播学学会奖🚭,已经评选了第五届,在学界影响日盛;学会的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取得诸多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界💭、新闻传媒业界以及社会上有重大的学术影响👷🏼♂️。
文字/丁丽琼
图片/李俊伟、张树志、郝峒、孙轶平、龚雨晨、李佩云
编辑/刘入豪
指导教师/孙权、吴衣巷